前言
2015年以來,腫瘤進入“精準治療元年”,既往治療格局被快速打破,向個性化治療模式轉變。10年來,傳統化療急速轉向個性化精準治療,藥物治療的特異性大大提高,改善了患者預后,提升了生活質量。這些進步,反映了以分子和組學研究為基礎的基本治療策略改變,靶向治療、細胞與基因治療、抗體偶聯藥物(ADCs)及多特異性抗體等創新藥物模式,主導著臨床研發管線的持續發力,腫瘤治療模式不斷被重塑,推動“腫瘤精準治療”的持續創新和進步。


圖1:目前主要類型腫瘤臨床用藥獲批情況

以PDX為代表的腫瘤生物模型是推動腫瘤創新藥轉化的重要工具
2016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推薦人源腫瘤模型用于腫瘤精準醫學和新藥發現研究,這些新模型被認為是進行藥物活性研究及個體化藥物測試的理想工具。來源于患者原代腫瘤組織的異種移植模型 (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model,PDX ) 是目前公認最能代表人類腫瘤遺傳信息特征的異種移植瘤模型。與傳統細胞系異種移植模型及基因工程鼠模型不同,由于直接采用患者腫瘤組織來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因此能更好地保留腫瘤在個體中特殊的功能性基因結構及生物標志物,更接近個體的臨床生物學特性。


Y-POS腫瘤研究平臺四大優勢



圖6:有濟醫藥樣本活庫建立、管理和應用平臺

